前言 新手作家追求写得聪明,专业作家追求写得清晰,大师追求引起读者灵魂的共鸣。——David Perell 人生无常,多少都会有一些损失。虽然本人近日之境况若从深幽险峻的、泡沫般易碎的琉璃梦境里,摘得了星星。然而,在掌握了上文论预言之艺术的基础上,我们或多或少会完成一定的初始积累,达到一个新的境界,那么,有共识和信任需要守护的时候,每一天都走在深渊的钢索之上就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无论是投资、学业抑或社交,都有对应的状态,那么就有起落的周期。既势分顺逆,则策亦分上下。上策如阿西莫夫《基地》中的启示: -应该尝试去做能延长较佳状态的事情。 -减少进入不利形势的可能性。 -如果已经是不利的形势了,那应该去缩短其长度。 中策则是锚定自身的估值,求得稳定的时光,这种方法是平凡的,若能像林清玄一般“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也别有一般滋味。下策则是从众跟风,大众的选择不一定符合自身的周期,那么就会“运去英雄不自由”。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能力或者资本留给自己犯错的空间,因此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如今的形势使得人们对风险极力回避。为此,本文将聚焦于估值的稳定,详细地从上文对应的三个方面论述共识维护的方法,这也就是友人之所言在内卷的大环境之下普通人的对策,使得诸位能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未来的估值。 一、投资标的之共识 投资标的种类多样,现在按照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简述其共识稳定之方法。 ###1.1 稳定币的共识 稳定币为一种锚定法定货币价值的虚拟货币,可在这动荡的市场中作为相对可靠的避险资产。 以美元为例,市场常见且流通性足够的美元稳定币就超过3种,每种的应用场景及背后的风险皆不相同,因而市场上产生了稳定币之间互换的需求。 理想上,美元稳定币的价值应恒等于1美元,但实际上却常有着不小的波动,其中一个原因为每种稳定币的发行机制不同,而对应了不一样的风险。 ####1.1.1 法币资产抵押型 此种稳定币以实际美元作为抵押而发行,会有储备金不足带来的挤兑风险。如USDT和USDC。类似于香港金管局以1美元兑换7.8港币的制度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时,商业银行向央行全额缴纳准备金。 ####1.1.2 加密资产抵押型 以加密资产作为抵押而发行,其稳定性会受抵押品的价值而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为MakerDAO抵押ETH发行的DAI,及Synthetix抵押SNX发行的sUSD。MakerDAO现已上线,并已稳定运行近两年。它在其基础抵押资产 (ETH) 价值下跌 93% 的情况下幸存下来。 ####1.1.3 合成资产型 以各种稳定币合成铸造,只要其中一个币种出问题就会连带影响全部。 例如mUSD是由五种常见稳定币合成而成的(理想上)。 ####1.1.4 算法稳定币 前述三种资产都存在锚定的抵押资产,但算法稳定币完全依赖共识维持其价格的稳定,这也最符合共识维护的主题。 我们将在网络中创造一种心灵的文明。但愿她将比你们的政府此前所创造的世界更加人道和公正。——John Perry Barlow 其代表性资产是FEI,与以往的协议不同的是:用户存于合约中的资产将由协议直接拥有,用户不能提取这些资产。当FEI的价格长期低于1美元时,任何人都可以触发挂钩复权来使价格回升。协议会撤回所有拥有的流动性,用取回的ETH买入FEI至挂钩价,剩余的ETH加上的FEI重新提供流动性,销毁剩余的FEI。除了协议的主动操作之外,还有一些机制促使用户的自发行为来锚定价格。当价格低于挂钩价格时,卖出的用户将有4%的额外损失,买入的用户将额外获得2%的奖励。实质上是使用了负反馈稳定机制和仅有使用权的不足抵押资产实现了稳定平衡,但缺点是早期共识不足,价格较长时间没有达到预期,波动率较大。 ####1.1.5 AMM自动做市商模型与稳定币互换机制 最简单的方案:此模型称作恒定乘积做市商(Constant Product Market Maker),遵循xy=k的反比例函数模型,然而交易深度较浅,价格将会明显改变。此模型函数曲率过大,价格变化太快,因此我们需要更平滑的曲线。
考虑曲率为零的情况,所有稳定币都是等价的,可以任意以1 : 1做交换,永远不会滑价。此模型称作恒定总量做市商(Constant Sum Market Maker)。由于价格不会因供需而改变,因此当外部市场的稳定币间出现价差时,就会有人前来套利,直到其中一边的资金池枯竭为止,会使这些币种在池内失去流动性。
Curve 以一些数学技巧,结合了上述两种模型的优点,具体来说是恒定乘积和恒定总量的加权平均。它引入了动态参数A,可以调整曲线的曲率,做到资金利用率和价格变化之间的平衡。A则为放大系数(Amplification Coefficent),决定此曲线在平衡点附近的曲率——也就是价格的稳定程度:A越大,越不容易滑价。
其曲线图如下:
###1.2 关于无常损失(Impermanent Loss)及避险方式 ####1.2.1 无常损失的产生原因 流动性提供者 (Liquidity Provider) 会自动同时成为买方及卖方,一旦有人发起交易,价格就会随之变化,连同改变池内的持仓。 所以身为流动性提供者,当价格下跌时,不仅本金在亏损,同时还会被强迫加仓,越亏越多;反之价格上涨时被强迫减仓,少赚一些,这点跟网格交易有些相像(忽略所有网格利润)。 在没有实物资产担保的市场中,共识就成为影响价格的因素,那么上涨的速度将与下跌的速度一样快,而投资者最恐惧的时候,在中心化交易所中将会出现多单被强制清算,多空对比失衡,在极短时间内会出现价格急速下跌,即所谓的“插针”,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砸盘则会加大所有流动性提供者的损失,导致资金撤出,滑点增大,价格继续下跌的正反馈,即所谓的“死亡螺旋”。这是我们应该规避的。 ####1.2.2 避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