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中亞】流放中亞的朝鮮族 不諳韓語最愛泡菜

【遊中亞】流放中亞的朝鮮族 不諳韓語最愛泡菜

【遊中亞】
記得第一次到中亞國家烏茲別克,導遊告訴我朝鮮族在國內為數不少,可惜當時未有機會親身接觸他們。直至兩年後有幸再次到訪古城撒馬爾罕,終於可以訪尋他們的足迹,了解這段流落異鄉的血淚史。

中亞五國有近50萬朝鮮族(Koryo-saram)人口,烏茲別克是當中最多朝鮮族人口的國家,全國3,200多萬人口中,朝鮮族佔0.7%,有近20萬。韓國與中亞,兩個相距甚遠的地域,是如何扯上關係呢?

由於事前聯絡不上當地朝鮮族機構,惟有跟隨導遊,嘗試登門拜訪。我們來到撒馬爾罕一間韓國診所,診所由南韓人斥資興建,職員與醫生則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朝鮮族。朝鮮族醫生Pak告訴我,她的祖父來自朝鮮半島,後來移居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直至1930年代史太林把他們遷徙到中亞。

難買大白菜 韓式沙律當泡菜

19世紀末,這群朝鮮族因饑荒而從韓國逃亡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他們在遠東落地生根,從事耕作和養魚,仍然保有自己的語言、衣着和文化。到了1937年,蘇聯認為有日本間諜透過朝鮮族滲透俄羅斯,史太林遂將17萬朝鮮人強行發配至中亞。被流放的大多是米農和漁夫,很難適應中亞乾旱的氣候,兩年間4萬人捱不住過世,後來他們嘗試灌溉及種米,才漸漸回復到原本的生活水平。在中亞落地生根後,蘇聯漸漸禁止學校以韓語作第二語言教學,朝鮮族也不能公開說韓語,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漸漸變得俄化。

Pak在烏茲別克出生、讀書,說的是俄語及烏茲別克語,已經不懂得說韓語,「但我們仍然會保留一些傳統,例如是吃泡菜。」

講到朝鮮族,烏茲別克人都會想起中亞獨有的韓式沙律Morkovcha。做法是將紅蘿蔔切絲,加蒜、醋及紅椒粉攪拌,感覺像泡菜的替代品,因為在中亞地區不易買到醃製泡菜用的大白菜。

我跟隨導遊來到當地人的巴扎(bazaar,即售賣各種蔬果雜貨的市集),不消五分鐘就找到賣韓式沙律的朝鮮族阿姨。「我的祖父母來自俄羅斯遠東,自1937年就在撒馬爾罕了,而我就在1970年在這裏出生。」問到韓式沙律在中亞的起源,她笑笑搖頭:「我不知道何時開始有這種沙律,但我祖母、媽媽都會弄,一代傳一代,我在這裏已經賣了20年!」採訪期間,客人一個接一個,酸辣紅蘿蔔配粉絲,可以一解平日以烤肉為主食的油膩感,難怪在中亞如此受歡迎。至於正宗的韓國菜,阿姨說她會在大時大節,例如生日或新年準備給一家大小。「當然也會有泡菜,我最喜歡就是泡菜了。」

阿姨說,她這代的朝鮮族在烏茲別克出生成長,都不太會說韓語,「自祖父母去世,家裏就沒人說韓語了。」不過,南韓有組織在中亞地區推動韓國文化,亦有朝鮮族選擇學韓語,到南韓工作。「我丈夫都是在烏茲別克出生的朝鮮族,他現在於南韓工作,之後我會拿南韓簽證去旅行,但還是會回來烏茲別克,因為這裏才是我的家。」

Travel Memo

機票:香港乘大韓航空往烏茲別克塔什干,來回連稅及附加費約為$5,836,查詢: https://www.expedia.com.hk/
簽證:持BNO免簽證;持特區護照須申請電子簽證, http://e-visa.gov.uz/
匯率:1港元兌1,071烏茲別克索姆(UZS)
攝影器材:GoPro Hero 6,查詢:Microworks
鳴謝:Expedia、Microworks

記者:洪慧冰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