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致周邊發炎 牙周病 智慧齒橫生 嚴重或蛀及前齒

可致周邊發炎 牙周病 
智慧齒橫生 嚴重或蛀及前齒

【從齒解碼】
【本報訊】不少人都怕剝牙,尤其是智慧齒,常誤以為沒有痛楚便毋須理會,但牙醫指出,「智慧齒唔痛不代表冇事」,因智慧齒引致的蛀牙及冠周炎(局部牙周病),初期並不會有痛,直至感覺疼痛可能經已太遲,建議18歲或以後應每隔1至2年,進行牙齒X光檢查,監察智慧齒生長情況。
記者:伍雅謙

智慧齒一般在17至25歲長出,有指因古人顎骨較長,並多進食粗糙食物,故牙齒容易磨蝕,智慧齒便具有替代功能。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委員兼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梁耀殷指出,現代人顎骨較小,智慧齒生長的情況普遍不佳,常見有打橫生長或阻生等情況,令周邊部位發炎引致冠周炎,屬於局部的牙周病,若智慧齒與臼齒之間積藏食物、又或智慧齒擠迫前面臼齒,便可能導致智慧齒及臼齒蛀牙。

倘生長不佳宜及早剝除

部份人終身也沒有長出智慧齒,有人亦只長出1至3隻智慧齒,其實只要顎骨空間足夠,智慧齒生長情況理想,一般問題不大。不過,梁指,約7至8成人智慧齒生長不佳,就算「夠位」生長,只要清潔情況不理想,也會出現牙科問題。
梁稱,不少人誤以為智慧齒「唔痛唔使剝」,但其實冠周炎及初期蛀牙均沒有痛楚不適,令病人誤以為智慧齒仍很健康,到蛀牙蔓延至牙髓,感到劇痛經已太遲;也有人以為自己沒有長智慧齒,其實只是藏在牙肉之內,牙醫通常會預期智慧齒長出後的情況作評估,如日後長出後可能影響前面臼牙,就算智慧齒未完全長成,也會建議病人剝除,減低併發症及神經線受到影響風險,病人年齡較輕,傷口癒合情況也較快速。
智慧齒引致的不適,並不會自行改善,梁指,若因蛀牙及冠周炎影響,令前方臼齒蛀牙或周邊牙肉發炎,便需杜牙根或剝除受影響臼齒,臨床所見,有不少病人死忍至劇痛難當才求醫,延遲求診不但要剝掉智慧齒,也包括前方的臼齒,「咁係好唔抵嘅,一早剝智慧齒,就可以留低前面隻牙」。
剝牙導致的疼痛是令不少人卻步,不敢找牙醫的原因,梁稱,其實剝智慧齒會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除非智慧齒非常靠近神經或發炎情況嚴重,病人又特別敏感,剝牙時才會感到疼痛。下顎智慧齒一般需做局部麻醉,牙醫揭開牙肉後,將智慧齒切開數份取出,術後會有腫痛,約一周傷口可痊癒,上顎智慧齒則未必需要開刀,牙醫「整鬆」病人牙齒後便可輕易取出。

局部或全身麻醉無痛感

病人術後傷口發炎機率約5%,視乎牙腳深度、發炎面積及細菌多寡而定,梁指,若是長者、患有糖尿病、曾進行電療、正進食骨質疏鬆藥物等人士,均會影響傷口癒合及抗抵力,發炎機會較一般人高,但使用抗生素或清洗傷口已能解決問題。至於術後流血不止的情況並不常見,除非病人正服用薄血藥兼牙肉發炎嚴重,風險才會較高。他提醒年紀越大康復也會較慢,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也較高,若術後神經線受損也較難適應,提醒市民在18歲後,每隔1至2年便進行X光檢查,一旦發現智慧齒有問題,應盡快治理。
(從齒解碼系列五之二)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