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查瑞銀保薦人業務或禁止任企業財務顧問業界:情況罕見

證監查瑞銀保薦人業務
或禁止任企業財務顧問
業界:情況罕見

【本報訊】瑞銀昨日突然在第三季業績內,「自爆」遭香港證監會調查其新股保薦人業務。除了可能要面對罰款及賠償外,瑞銀更有機會被禁止涉足企業財務顧問業務一段時間。有市場人士認為,今次事件相當罕見,更是罕有地牽涉一線投行。
記者:岑梽豪

瑞銀曾為香港新股市場內表表者,多年來穩坐新股保薦人首位。不過,該行所保薦新股之中,亦有部份為問題公司。該行稱今年10月時,接獲證監會通知,正調查其新股保薦人業務,但未有披露具體細節。至於瑞銀所涉事件及有否違規亦未提及,但未知是否因調查影響,近期鮮見瑞銀擔任新股的牽頭行角色。

瑞銀特意在業績披露

瑞銀表明,由於調查後可能會被罰款及賠償,料會影響其財務狀況。更甚者,該行可能被禁止參與企業財務顧問,換言之,新股、併購等顧問業務,有機會要停止一段日子。該行發言人稱,暫時未有回應,而證監發言人則證實,已開始調查瑞銀的保薦人業務,而調查範圍有關已上市的公司。
消息傳出後,金融界人士均表驚訝,有業界人士直言,這種情況相當罕見,瑞銀特意在業績內披露,估計所涉事件並非小事。他又指,過去曾有投行因擔任保薦人不當並遭證監會處分。最著名例子為台資布料生產商洪良國際(已除牌)2009年上市三個月後,被揭發虛報收入逾20億元人民幣及誇大盈利,最終被判要向投資者退回集資所得。
其保薦人兆豐資本亦遭證監會嚴懲,被指未做好盡職審查,未能不偏不倚審核對方所提交資料。兆豐資本最終被「釘牌」,吊銷「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第6類牌照,罰款4,200萬元,創香港有史以來保薦人支付罰款最高紀錄。
證監會在2009年時,曾對17間保薦人做主題視察。金管局也在2011年,檢查5間受到監管投行,包括瑞銀、摩通、滙豐、德銀及蘇格蘭皇家銀行。金管局檢查後,已向投行提交建議,並需要投行管理層仔細回應及提出改善方案。

曾保薦中森 中金再生

曾有多家由瑞銀任保薦人的新股有問題,如2009年上市的中國森林(930),前行政總裁李寒春挪用公款遭拘捕,並被核數師發現賬目違規,去年已進入除牌程序。清盤人今年入稟高院,控告保薦人、核數師涉專業疏忽。
其他如中金再生(已除牌),靠造假數上市遭「踢爆」後,被證監會強制清盤。另一經典例子博士蛙(1698),同樣是賬目有問題,2012停牌至今,亦進入除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