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焯有餘:資金市炒股的勇氣 - 關焯照

焯焯有餘:
資金市炒股的勇氣 - 關焯照

國基會總裁在最近的G20高峯會議提出動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支持需求、推動結構改革,振興貿易等措施以支援全球增長。然而,當全球已墮入長期呆滯經濟陷阱後,要從谷底反彈,談何容易?
按IMF預測今年全球GDP增長將會是連續5年低於長期平均增長(1990年至2007年)的37%。但要求各主大國透過長期互相配合的經濟政策來振興經濟根本是癡人說夢,加上政治角力,要找出靈丹妙藥解決問題實在有難度。
雖然環球經濟的基本因素沒有改善,但在低息環境中,大戶和機構投資者仍需要繼續捕獵,加上資金成本低企,令部份資產價格與實質經濟背道而馳。以美國股市為例,自2009年2月見底後,即展開長達7年多的升浪,即使現時主要指數的預期市盈率升至接近20倍,但仍然有不少資金追捧美股,這種情況是否正常,大家心知肚明。

講升勢,近期港股的表現較美股更好,自英國脫歐公投後,恒指已升了超過4,000點,升幅逾兩成。假若從實質經濟數據來看,投資者根本沒可能預計港股可以有如此巨大的升浪,但在資金狂炒中資股下,恒指也逐漸升至接近24000點大關。
如果在過去兩個多月,只要讀者心口掛上勇字,重注港股,真係可以贏到你唔信,不過,筆者卻沒有這種勇氣了!

關焯照
經濟學家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