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動計劃是救火隊 功不可沒(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雷動計劃是救火隊 功不可沒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今年立法會選舉,民主派的形勢原比上屆更危急。誠然高投票率拯救了民主陣營,但這些投票亦有賴於雷動計劃,激起支持者「搶救」的熱情,而且「雷霆救兵」配票多數奏效。
事實上,面對保皇陣營幾乎完美的配票,我們不能再計算個別人士的得與失,而要觀乎最終結果。民主陣營中人為自己、政黨利益,不理大局,大量無力爭勝卻拖累全局的超額參選,才是造成敗選火種的源頭;雷動計劃是救火隊,議席上更超額完成,部份落選者把責任推到救火隊頭上,有如中國隊輸不起比賽般,是醜陋的。
的確,雷動計劃也有爭議之處,例如,由於漣漪效應在超區與港島過份配票,幾乎連累涂僅申、陳淑莊敗選。但今屆超區不似上屆有白韻琹分去劉江華的票,加上民主派候選人實力不平均,六張名單爭三席,不配票是必輸之局;沒有民調與最終的棄保,在完全沒有投票意向數據參考下,只會保送王國興入議會。
至於港島區民主派拿下三席,絕對是達成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港大民調可見,陳淑莊支持度最高,但選票過多,加上民調長期高企的王維基,剛好令許志峯、羅冠聰與何秀蘭,只能活一個。如果沒有雷動作棄何建議,由於何知名度較高,很可能互相告急之下,分薄票源令許、羅其中一人,加上何雙雙落選。
新界東9席,上屆范國威贏得尾席,令民主vs建制比例達到6:3,當年評論人認為這是極幸運的奇蹟;今屆長毛雖然贏得險,但同樣維持了6:3。如果沒有鄭家富的「𠝹票」,多出幾千票跟雷動來投,隨時有如橋牌的「偷牌」般「偷」到7:2的成績,令范國威得以連任。反之沒有雷動計劃,則保皇陣營主力想爭取的5:4成績將會出現,連長毛也保不住。

期望系統更完善

九龍西最爭議的,是黃毓民以424票敗於游蕙禎,兩者民調與得票差距,都在誤差的2%之內。事實上,以黃毓民為首的熱普城,幾年來不斷攻擊泛民,說自己是本土派、與泛民不是同路人,拒絕任何和泛民有關的協調或合作,連泛民支持者也同樣無差別攻擊,甚至在選舉前一日,其部份支持者竟集體入侵雷動聲吶系統,令參與選民怨氣大爆發,拒絕配票給這些「非泛民」的熱普城參選人,絕對是自食其果。
新界西的爭議來自於朱凱廸過量吸票,加上馮檢基與黃潤達的分票,幾個落後泛民候選人,都不足以追近差距。李卓人與黃浩銘的差距不足1%,爭議之處是李卓人較領先,而黃浩銘則較年輕,在是次選舉的大環境之下,較易爭取支持;然而,結局黃的28,529票(4.7%)或李的30,149票(5%),都與何君堯的35,657(5.9%)得票,仍有逾5,000票距離,即使沒有雷動計劃,當兩人一齊告急,由於黃浩銘名單排第二位的是陳偉業,只會互相抵銷影響,甚至朱凱廸會吸走更多票。真的要問的是,為何朱凱廸於選舉日民調大幅領前下,那些太落力的助選團及其本人,仍叫人不要分票、要全投朱凱廸,比上屆公民黨更浪費選票,其84,121票只要分一部份出來,就足以擊敗何君堯了。 
至於九龍東的爭議,基本上是黃洋達與譚得志各不相讓,民主派輸2:3是協調問題,且策略投票參與者拒絕投票給黃洋達。上述各區的數據都說明,雷動計劃或有失誤,但不致命,而且比起沒有好。天氣報告數據未可完全相信,卻不能因個別失誤就說要炸了天文台,要盲目在黑暗中混戰。期望來屆此系統可以更完善,為民主陣營帶來更理想的成績。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