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言中醫:秋季養身心

「專」言中醫:秋季養身心

踏入九月,氣溫已稍降,尤其晚上走在街上,有時會感到絲絲的涼風,似乎秋季已經稍稍來臨。不少人都知道秋天要多留意身體乾燥的情況,日常要多加滋潤,天氣雖仍徘徊攝氏二十餘至三十度之間,但亦要注意不能穿得太單薄,以免不小心着涼。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秋天氣候會導致情緒變化,根據五行學說,秋屬金,對應的臟腑是肺,而對應的情志變化就是悲,所以人本身在秋季就容易出現一些悲觀、消極的負面情緒。秋季的時令節氣是燥,當外界的燥氣侵犯人體,亦會誘發皮膚乾燥、咽乾、聲嘶、鼻燥等擾人症狀,令人心緒不寧,故此在秋季時除了身體的情況外,大家亦要注意養心,這樣才會身心皆健康。

宜吃枇杷雪梨解煩躁

從五行生剋制約的角度來看,秋屬金,其情志變化屬悲,由於火剋金,代表火的主要情志變化是喜,所以從非藥物的角度來養心,就要注意身要多喜樂,忌悲情。
當然,除了養心外,秋天亦要注意養陰。由於秋燥容易傷陰,本身已是陰虛體質的人,就更容易出現心情煩躁,部份滋陰潤燥、生津濡養的食物,包括蘿蔔、蓮藕、百合、黑木耳、山藥、銀耳、梨、枇杷、雪梨、金桔、柿子等,既可改善體質,亦可舒解心中煩躁。
由於茶療能養神,而針對燥氣為主的秋季,宜喝鐵觀音、烏龍等青茶,由於青茶性味中和,不寒不熱,屬紅茶、綠茶之間,具生津、益肺和潤膚等作用,對於喜愛花茶的女性,更可加適量桂花,更加芳香之餘,更有寧神鎮靜之功效。
只要適當地在秋季同養身心,便可以更易適應更寒的冬季了。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馬俊豪醫師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