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A股「入摩」專家看好A50 ETF

炒A股「入摩」
專家看好A50 ETF

【財經專題】
6月15日凌晨,A股能否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揭盅。經歷2014年及2015年的兩次失敗,內地今次闖關時更加發力,令今年成功機會大增。A股一旦入摩,將有大量國際資金湧入,尤其以長期估值低迷的金融股更受追捧。專家建議,欲食盡MSCI概念,投資者可考慮持金融股比重較高的A股ETF。
為打消外界顧慮,外管局今年2月出台新規定,放鬆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限制。在上周人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將向美國提供2,500億元人民幣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均被視為為A股入摩鋪路。另外,MSCI指數公司今年曾提出,對去年A股在股災期間任意停牌表示關注。上交所與深交所亦在5月底,同時發佈新規定加強對停牌機制的監管。

資金湧滬股通博入MSCI

目前市場對今年A股入摩樂觀,截至上周三,滬股通已經連續18日錄得資金淨流入,追蹤A股表現的南方A50 ETF(2822)一改之前資金不斷流走趨勢,6月起出現連續多日有10億元以上的資金淨流入,顯示有機構投資者正在部署,看好A股。
如果A股成功入摩,MSCI提議初始納入比例為5%,對應A股權重為1.1%。由於大量指數型基金需要在A股吸貨,分析師預計,初步帶來潛在資金流入規模約240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

A50揸金融股比例較高

君陽證券董事鄧聲興表示,相信今年A股被納入MSCI成數較高。一旦入摩後,預計金融A股會成為海外資金優先吸納對象。海外基金偏向較穩定的藍籌股,而目前銀行A股平均市盈率只為7倍左右,大幅低過上海股市的14倍和深圳股市的39倍,對其更有吸引力。
投資者欲買A股,除可經過滬股通外,亦可考慮A股ETF。目前市面A股ETF多以富時中國A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為基準,在持股和集中度上都有顯著差異。富時中國A50指數只持有50隻股票,資產較集中,金融股佔近66%。滬深300指數納入的股票有300隻之多,資產明顯較分散,而最大板塊金融股亦不過42%。
鄧聲興建議投資者可先考慮以A50指數為基準的ETF,因持金融股比例較高,例如南方A50或安碩A50(2823),前者為實物ETF,實際持有股票;後者為合成ETF,以衍生工具模擬指數表現。鄧聲興指,合成ETF因涉及衍生工具,股價較為波動,但成交量通常較大。至於更進取的投資者,可考慮價值中國A股(3095)。該ETF由惠理推出,一共有50隻成份股,佔比最重為金融行業,達77%。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