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促發牌規管 開放用地

業界促發牌規管 開放用地

【本報訊】每逢有中小型建築工程,就需要環保斗運載建築廢料,而環保斗生意近10年隨着建築工程多而越做越大,至今本港已有約3,500個環保斗,卻同時引來阻街問題。業界認為政府應開放用地及設登記制度,才能規管行業,平息公眾不滿。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會務主任李志輝指,本港只有大型地盤才能容納環保斗,「地政批租嘅停車場,條例指明只可以畀有行車證同車牌嘅車停放,就算司機肯畀錢,都唔放得個環保斗。」
李志輝稱,早於8、9年前,業界已發現問題,其間一直向政府主動提出解決方法,惟多年無寸進。過去曾提出將屯門小冷水及將軍澳堆填區附近,開放用地供存放300多個環保斗,諮詢卻遭區議會冷待,「用地已經係遠離民居,區議員不斷提出問題,但又唔肯配合解決。」

稱「一車一斗」浪費資源

經營環保斗生意的郭家豪指,近年因為阻街而惹市民對環保斗反感,業界對此亦十分無奈,「唔止工程地盤,家居裝修都會用到環保斗,其實係對社會有用。」而行內運作以一輛勾車負責2至6個斗,輪流運送,對回收建築廢料行之有效,不過由於香港沒有足夠擺放用地,以致有行家要置放街邊。他預計今年建築工程陸續減少,業內生意大跌,隨時令「死斗」增加。
「冇生意做,唔會丟咗個斗,咪隨處放住先。」郭同意政府透過發牌制度解決「死斗」阻街問題,「有晒登記,一來可以抄牌,二來亦都幫咗斗主,可以買保險」。但不贊成坊間「一車一斗」的建議,認為此舉會製造大量汽車廢氣,而且運作困難,「冇可能一架車停喺度等個斗,只會浪費人力物力」。
■記者龔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