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不頹不廢的gap year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不頹不廢的gap year - 蘇菲

奧巴馬的女兒獲哈佛取錄,不過她選擇先過一年gap year,待後年秋季才入學。人家大小姐選擇休學去體驗生活,本地的梁家大小姐卻連行李也要別人代領,大家只能同聲一嘆。這個不讀書就被當成廢青的地方,能懂得gap year嗎?
Gap year多數譯做空檔年,是繁忙人生中的一段空檔,用來把自己整理、修理一下。英美很多名牌大學都鼓勵準大學生透過gap year來認識自己,除哈佛外,牛津大學最古老最著名的學院Balliol College更將申請gap year寫明在入學Q&A中,但就要求學生要好好善用,可以是實習、找工作,甚至簡單如設定一個有系統的閱讀計劃都很好。
在美國,每年有三至四萬名大學生選擇休學一年,更有American gap Association專門提供如何善用gap year的意見。協會的負責人說,很多大學生空有優秀成績,但自理能力差,不懂得負責任,甚至連早上準時起床也做不到(他或許未見過有人連自己行李自己拿也做不到),更遑論有足夠智慧去作出選擇。而更多大學生是應付公開試後已完全burn out,休學一年做做其他人生規劃,反而能令他們大學的成績更好,更清楚自己的奮鬥目標。
其實burn out也是很多香港準大學生的問題。捱過小學、中學,捱完DSE,人早已累壞。入到大學,明明一個大學圖書館已是全個宇宙,知識觸手可及,但偏偏人又疲累,又茫無頭緒;或者學業壓力由中學延續到大學主修科,多年來無時間好好整理情緒,結果這個抑鬱,那個焦慮。可惜,我們的制度和文化仍未接納gap year概念,又總把廢青掛在嘴邊。或許,是時候作出一點改變?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