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威斥建制混淆本土、港獨鍾樹根:做中國人係大本土

范國威斥建制混淆本土、港獨
鍾樹根:做中國人係大本土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場後,本土主義迅速冒起,港獨主張更抬頭,親北京陣營往往將本土與港獨劃上等號。近期賣廣告宣傳「要本土不要分離」的民建聯鍾樹根,與在立法會內主張「香港人優先」的本土派新同盟范國威,同場接受訪問論本土。鍾樹根指本土有其必要,否則毋須一國兩制,不滿有人因反共搞港獨;范國威強調港人有本土思潮是應有之義,斥建制派刻意將本土與港獨混為一談。
記者:呂浩然

鍾、范二人接受訪問時明言,本土與港獨之間有明顯差別。鍾樹根指本土是歸屬感及認同感的問題,「本土係每個人都需要」,否則變成「無根一代」,在任何地方都難以立足。但他指港獨卻是犯法兼不現實,根本不值一提,故此推出廣告以正視聽,主打要本土亦毋須分離,「做中國人都係一個大啲嘅本土」,「(例如)你喺屋企,同你阿媽唔啱、同屋企人唔啱,咁你本土入間房話:嗱,呢度你唔好入喇,呢度我範圍呀?又獨立呀?」
他批評范國威所指的本土思潮似是而非,例如指自由行過多影響社區,其實是行政、管治或處理遊客和水貨的問題,「佢(范)嘅本土就係反共之嘛」,「所謂激進派都係咁樣,只不過反對梁振英管治或者反對中共體制」。

京拖港民主進程後腿

范國威強調,本土思潮過去數年在香港冒起,源於中港矛盾越來越嚴重,催生港人身份認同,並要保衞核心價值及相對優勢的意識,而中央政府拖香港民主進程後腿,更令港人覺得本土思潮是應有之義,以保衞港人珍而重之的優勢。
他批評官媒與建制派刻意將本土思潮與港獨扣連,明言「我會認為香港𠵱家主流民意,係未準備或者未去到一個關口接受香港獨立」,指出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基本法》的框架下能夠真正兌現,至少能紓緩現時的中港矛盾及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范國威稱,他於2013年提出港人優先議案,促港府制訂公共政策時要優先考慮港人的權益,鍾樹根當時曾指「宣傳本土主義,就係一個戀棧殖民地嘅人去做嘅工作」,質疑鍾此一時彼一時,為了選舉才確認本土文化;雖然接受本土「遲到好過冇到」,但亦是「東施效顰、愚蠢醜陋、奴才本色」。

鍾:未係時候討論自決

鍾反駁稱「我自己一直好本土」,例如政改討論期間,曾在深圳會見中央官員時以廣東話發言,「都有人話我用廣東話唔用普通話,我話我根本就係好本土㗎啦」,「我自己鍾意廣東音樂,鍾意嶺南文化」,強調「如果冇本土,搞乜一國兩制呀?個個都好似大陸城市咁,赤化晒啦學你哋話頭,咁使乜一國兩制箒?」他反斥范借此作選舉議題,指有人利用本土概念為政治服務。
問及有組織提倡2047年香港人自決前途,鍾樹根直指:「2047遠唔遠啲呀?2047你幾多歲呀?卅幾年,你生完個仔,個仔再生多個仔都夠喇,你點可能會為你個孫去決定將來個前途呢?」指現時討論是多餘和不恰當,除非只為製造話題。范卻明言,年輕人有權開始討論「二次前途」問題,例如黃之鋒卅年後正值壯年,故應予以鼓勵;而香港回歸至今,一國兩制未能實踐,管治質素下降,更是時候討論香港的前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