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內銀降撥備覆蓋撐盈利工中行跌穿監管要求 農行未失守底線

三大內銀降撥備覆蓋撐盈利
工中行跌穿監管要求 農行未失守底線

【本報訊】監管機構與國有大行溝通後,「默許」未公佈改例但先降低撥備覆蓋率至低於150%要求的做法,繼中行(3988)後,工行(1398)季績更顯著體現。分析員估計,該行應未符降低撥備率條件,但首季比率仍按季大減15.13個百分點至141.21%,降幅較中行更甚;農行(1288)則因本身撥備覆蓋率距150%仍遠,故調減低後首季末比率仍達180.43%。
記者:劉美儀 周家誠

市場認為,當局彈性開綠燈,目的是力保內銀面對經濟下行,仍能核銷壞賬兼保持盈利輕微正增長。證券界則預測,中銀監或於上半年前,正式公佈新的撥備覆蓋率指引,但相信不會一視同仁,會因應各行對壞賬及逾期貸款等處理尺度鬆緊,作出驅別性降覆蓋指示。

工行盈利按年微升0.6%

工行首季盈利按年只微增0.59%至747.64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底上升0.16個百分點至1.66%,撥備覆蓋率由去年底的156.34%降至141.21%;至於農行首季盈利亦僅按年增1.06%至546.88億元,僅次於中行季內的增幅,農行首季不良貸款率持平為2.39%,撥備覆蓋率較去年底降9個百分點至180.43%。
綜合3大行季績比較,星展唯高達中國銀行分析師陳姝瑾認為,中行資產質素及新增不良貸款形成情況,最令市場放心,農行未來應對有關壓力仍受關注,工行季內不良貸款率及不良餘額雙升較顯著,但可能因該行對認定不良資產及逾期償還貸款的尺度加嚴,若然屬實,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撥備覆蓋率最少達150%

按中銀監要求,內銀撥備覆蓋率需最少達150%,若低於此水平,其撥備對貸款比率(即整體貸款所作撥備)要高於2.5%。
陳姝瑾又推算,工行首季撥備對貸款率為2.48%,理論上不達標可降低撥備覆蓋率,與中行季末已超出2.5%情況不同,而工行是次降幅亦較市場預測為大;她認為,反映大行與中銀監溝通之後,獲默許臨時性先降撥備覆蓋率,再儘快調升撥貸比率至達標的靈活安排。另外,被問及當局若非彈性調降撥備覆蓋率,是否會有大行盈利倒退,她說不排除此可能性。
另一中資證券主管認為,內銀撥備覆蓋一向較國際水平偏高,面對經濟逆景,當局容許調低覆蓋率讓內銀可放手核銷及處置不良資產,騰出空間盤活發展,是合理手段,他估計,工行首季不良資產核銷金額約150億元,若非降低覆蓋率,釋放儲備撥備用作抵銷撇賬,該行首季貸款減值應不止按年僅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