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慧眼:究竟冇工定冇人? - 張慧敏

職場慧眼:究竟冇工定冇人? - 張慧敏

「臣姐,小弟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吓,我睇報紙同聽身邊嘅人講,外面市道唔係幾好,好多地方都話要cut budget又裁員,但係你喺專欄度又成日講𠵱家僱主好難請人,當中係咪存在一啲矛盾呢?還是係新人都做唔長,流失量大,所以僱主們都好頭痕呢?」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有人冇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在香港確實日趨嚴重。大企業銀行公司節省開支人手減資源一切能減則減,經已實行了好一段日子。但小公司小企業,包括最受經濟下滑影響的重災區零售業飲食業,依然請人難,亦是個鐵一般的事實。我不是分析員,但以我愚見,很大情況是與社會福利保障越來越好,家庭經濟的壓力不大,還有學歷和工作的錯判有關。
簡單一點來說,要是手停口就停,即使喜不喜歡願不願意也好,還是要向現實低頭硬着頭皮去上班賺取生活費過活。但過去十幾年香港經濟在自由行開放催谷之下,樓股皆升,我認識不少人叠埋心水靠炒賣就有豐厚收入,根本沒有興趣更加沒有必要找工作。亦有一部份早有全盤計劃,一家大細安在家中衣食住行所有生活費,全靠政府的各式各樣的支援過活。
昔日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今日教育普及化文憑量化寬鬆,大學畢業生滿街都是,不再是知識能力的指標。但選擇工作時會認定某些工種或某一類型的工作,尤其需要體力勞動的,不應該不適合大學生做,寧願投閒置散亦不肯裝備自己吸收些工作經驗增強自己議價能力,寧願乾脆去幾年working holiday玩完再講。
即使肯紆尊降貴腳踏實地去上班,一個不開心隨時可以拍枱起身走人。在買少見少有工冇人做的情況下,僱主們除了頭痕,還可以點?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