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習李出巡 為甚麼輿情反差大? - 李平

蘋論:習李出巡 為甚麼輿情反差大? - 李平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總理李克強早前同時離京出巡,一個去了安徽,媒體稱頌的主題詞是改革、創新,另一個去了四川,網絡熱炒的是造假、欺騙。輿情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在中共籌備北戴河會議和共青團中央遭狠批「貴族化、娛樂化」之際,身為現職高官團派第一人的李克強,形象如此受損,恐怕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傷於權鬥的刀光劍影之下,也預示香港今明兩年的三場選舉將會是濁浪排空。

網民質疑李克強忽悠百姓

習近平視察1970年代末打響農村改革頭炮的安徽鳳陽小崗村,與他就任總書記後赴深圳向鄧小平銅像獻花一樣,被捧為是宣示要走改革路。他到合肥中國科技大學視察,新華社微博馬上發出〈創新,在總書記心中如此重要〉報道。微博、微信的反應都只見頌歌一片,沒有質疑之聲。
相反,李克強到四川成都一個街市巡察,事後就被揭街市在價錢牌上做手腳,透過字體大小的組合,令一斤枇杷賣35.0元看上去好似是3.50元。成都官員和街市是否故意欺騙李克強是一回事,李克強受騙還被擺上網、網民的冷嘲熱諷又未被禁,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網民留言:「總理大人,他們這是忽悠你呢?還是你跟他們一起忽悠老百姓呢?」新華網的報道第一句是李克強問市民:「你一個月掙多少錢?每天能吃上肉嗎?」但被網民改編成段子:李克強說,這肉好便宜,給我切四斤。肉販苦笑說:「對不起,總理,今天賣不了。因為今天不讓帶刀。」這也是揶揄李克強早前回母校北京大學到學生食堂用餐,被揭派警衞穿潛水裝搜索未名湖底、派專車運送特供食品。
習、李主政後,並未出現外界期待的習李新政,習李不和的傳聞一直甚囂塵上,還多次傳出李克強因健康或政績問題而請辭。不過,習近平要對付周永康、令計劃、郭伯雄、徐才厚,不可能同時向李克強下手,何況李克強也未表現出太強的權力慾望,連財經決策大權也拱手相讓。
但是,隨着周令郭徐案大局已定,習李關係的變化越來越受矚目。如果說,十八大前後,習近平藉胡錦濤之助打殘了江澤民、曾慶紅嫡系的江派,那麼,隨着十九大人事佈局的展開,習近平近期打擊團派的動作越來越激烈:一是派巡視組進駐團中央查貪反腐;二是團中央大量縮減編制,停止新招人員;三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即中央團校)今年起不再招收本科生。

習派團派開戰勢禍及香港

就在李克強離京出巡期間,中紀委網站公佈,中央巡視組批評團中央存在「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問題。這「四化」不期然讓人想起讓團派在升官時佔據優勢的幹部「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如果說,前中辦主任令計劃是團派的地下大總管,因涉及陰謀篡黨奪權而落馬,現在如此赤裸裸地打團中央的臉,習派可以出一口惡氣,但對曾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錦濤、李克強來說,又情何以堪?
團派和李克強近期面對的難堪,是在轟轟烈烈的「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表態運動突然煞停之後,更是在境內外網站相繼出現敦促習近平辭職公開信之後。這恐怕不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權鬥的延續。今年夏天的北戴河會議,除了例行部署下半年的政治、經濟工作外,重頭戲會是十九大的人事佈局。江派已式微,團派除李克強外,在中央政治局還有劉雲山、劉延東、劉奇葆、李源潮、汪洋、胡春華、栗戰書、郭金龍、韓正等擔任過省級團委負責人,幾佔半壁江山。
江派、習派之爭,曾讓香港上屆特首選舉出現泥漿戰,也讓梁振英這樣的怪獸得以上位。如果習派、團派開戰,豈能不禍及香港下屆立法會、選委會和特首選舉,讓香港再陷陰風怒號、日星隱曜的黑暗?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