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熱血籃球,先要學輸 - 仙道彬

天籃地北:熱血籃球,先要學輸 - 仙道彬

熱血,一直都是台灣高中籃球聯賽(HBL)的代名詞,這也是每年三月我總是和一大班傳媒飛到台灣,現場觀戰的原因。今年的王者分別是男子組的南山高中和女子組的淡水商工,他們展現出來的天賦以及技術,都是訓練量遠遠落後的香港球員還追不上的,可是今次想寫的,是HBL背後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次到訪的除了傳媒,也有學界精英籃球員,大會專程安排他們到曾贏過冠軍的能仁家商參加訓練。能仁校舍高在半山,我們徒步上去也覺辛苦,可是一上到去,就見到能仁球員在幾乎是1:4的斜坡做衝刺練習,之後還要紮馬訓練。能仁教練說他們每日早訓跑斜坡一小時,放學再練四小時,當中包括大量體能訓練,以及戰術和射球練習;難怪當香港的代表加入一同訓練,在高強度壓迫及衝撞打法下得不知所措。

健全體系打波有出路

在香港,不止是籃球員,大部份運動員的「壽命」都很短,當完成高中開始要考慮前途,運動就要放在旁邊。香港是個不折不扣的功利社會,要躋上全職運動員的路,機會率和中六合彩差不多。以籃球為例,這麼多年就只有東方一支職業球隊,當去到三十歲左右,人家正當黃金時代,香港運動員卻飽歷兩邊折騰,自然被比下去。
今次在HBL決賽碰到之前就讀永仁高中的兩連霸功臣黃柔甄,她與隊友齊齊升上文化大學,如無意外,之後也會加入國泰女籃,以籃球為職業。這種一條龍式的體系,讓一眾籃球好手有路可依,放心打波。沒有支持,沒有前景,香港怎會發展出能與其他亞洲強國相近的訓練水平、比賽質素?
感受最深的,不是贏家,而是兩支落敗的球隊。女子四強比賽,普門高中面對最後贏得冠軍的淡水商工,慘敗55:96,不是實力不如人,而是普門在賽前吃下有問題的便當,結果上吐下瀉,甚至是比賽中途要求教練換人,否則就會「吐在場上」。看到普門女生哭得雙眼通紅,在賽後訪問中心有不甘,當然同情,但更重要的,是她們抹乾眼淚之後,承諾下季會捲土重來。

普門食物中毒仍不言棄

香港人由出生一刻已經被迫做贏家,由起跑線一直衝到終點,當失敗來到,往往不懂面對。運動,太多未知之數,無論訓練多充足,也可能因為天氣、對手、裁判、場地、甚至是賽前一個便當,令到手的勝利溜走。正如男子組決賽,有高國豪和孫思堯兩位被譽為超高校級球員的松山高中,賽前被大部份傳媒期許為《男兒當入樽》中的山王工業,卻爆冷不敵南山高中,失落冠軍。我腦海即時想起漫畫中的對白:「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天的失敗,將會成為明天的重要財產。」
要贏,先要學輸,學懂從失敗中重新站起,這才是運動的價值。
仙道彬
熱愛睇波,更愛落場打波
http://www.facebook.com/sendoh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