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操TSA未必差奇藝義工隊乜都耍家

唔操TSA未必差
奇藝義工隊乜都耍家

狂操TSA是學生的惡夢,不少學校都以成績量度學生成就,但有學校以社會服務為學習核心,令「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不再是宣傳口號。匯知中學自創校以來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更以此作為成績考核的標準,近日學校更在社會服務團隊中,成立奇藝義工隊,讓學生發揮藝術、運動、科技的各種技能,真正助人又自助。
記者:梁佩珊

「義工服務係創校文化,亦都係教育學習嘅核心,一個全校義士參與嘅計劃,所有同學都需要進行義工服務作為升班同畢業嘅標準」,匯知中學校長張志文秉承創校文化,不會要求每位同學為畢業而每年操試卷達10小時,而是要求同學每年做義工達10小時。

學生話事,不是每間學校做得到。匯知中學的義工制度中,有一隊以60位同學為核心的義工隊,統籌及協調遍佈全港的大型義工服務,服務對象由劏房户到少數族裔都有。最近學校進一步深化義工制度,發掘及訓練義工隊中的「奇人異士」,成立奇藝義工隊,讓同學分別透過沙畫、3D畫及花式跳繩等技能的展現,集中幫助有特別需要的小孩至長者。

做義工才可畢業,學生點睇?

中一的羅樂遙學習花式跳繩6年,懂得玩近10種花式,入讀匯知後加入義工隊,絲毫沒有「又要做義工」的感覺,反而變得開心又有自信,「我期望幫到有需要嘅小朋友,幫過度活躍嘅小朋友控制自己情緒,做義工可以幫到好多人,又會俾佢哋(受助者)感染到」。

中五的左善淇做義工已有1年,懂得畫的圖案除了簡單的花草樹木,也懂精緻的構圖,更重要的是,她從練習沙畫的過程體會人生哲理,真正的從中幫到自己。左善淇初中時在名校就讀,因學業壓力一度自殘身體,甚至想自殺,「最介意佢哋用你成績差嘅眼光望住我,我覺得死咗後唔使再諗呢啲嘢,就算社工點開解你,最後都唔到你唔在意」。直到轉校到匯知中學,才沒有了學業壓力,「家仲係10幾歲,可以活到70歲、80歲,家先行咗10分1,點解唔行埋落去?你會諗自己做到鍾意嘅會點,而唔係做唔到會點,世界好大」。

「呢度會話你知所有嘢唔一定係成績去決定」,左同學開始以沙畫抒壓,沙畫的千變萬化教她發現所有事情都可以重新開始,「其實沙畫好似人生咁,你畫咗啲嘢就係其中一個過去,佢唔會走,佢會留喺你腦裏面,你用新嘅沙就會變啲新嘅嘢變出來,好似有個新嘅開始咁,可以畀自己重頭嚟過,都係鼓勵自己嘅一種方法」。

其中兩幅沙畫投射了她的人生觀和愛情幅,一幅是火車走在太陽前,太陽代表希望,火車只能向前駛,不能向後行;另一幅有一對情侶在月亮上依偎,是左同學的愛情觀,天光後月亮會消失,不在乎天長地久,有個最好的回憶便足夠。左同學原本期望沙畫可以幫到手部肌肉萎縮嘅人同聾啞人士,訓練手部動作,但更多的是,她幫到的是自己。

中五的姚穎芯只學了3D筆畫畫3個月,已經懂得畫高過手臂的巴黎鐵塔,「冇諗過有啲咁嘅嘢,覺得好得意,咁新奇嘅嘢,應該冇咩嘢可以取代佢」,她期望能夠以此幫助專注力不足人士,「學到一樣自己好想學嘅嘢,就會好專注好專心咁做」,對姚同學而言,幫到人是最快樂的。

「呢啲同學透過藝術嘅展現,俾受助對象有充分被肯定的感受,肯定自己嘅存在價值,同埋學到相關能力,令佢哋有對社會嘅認同」,校長所指的受助對象,同時亦指幫助人的學生,學生受助於自己,做義工的過程,建立到的是操TSA換不到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