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一定用繁體片名題字大師:用簡體我封筆

書法一定用繁體
片名題字大師:用簡體我封筆

「假如書法都用簡體字,我就會封筆。」說得鏗鏘有力的,正是資深書法家馮兆華(華戈)。說起華戈的字,敢肯定大家一定看過。三十多年來,他為無數品牌題字:帝京酒店、帝都酒店、美心皇宮大酒店、富臨海鮮酒家、沙田新城市廣場等等不能盡錄;華戈亦寫盡無數電影片名,直到現在,他已寫了五、六十部電影片名。最近期有《掃毒》、《魔警》、《殭屍》和月底上映的《選老頂》等,可見華戈的字陪伴着一代人成長。

時移世易,在現今瞬息萬變的香港,連對字的要求也變了。他說:「這段時間很多電影公司找我,片名既要寫繁體字,也要就內地發行而寫簡體字。」千變萬變,只有一事華戈堅持不變,就是書法的法度:「包括內地也好,我實話實說,其實書法有一個共識,一定是繁體字。因為繁體字始終原汁原味,象形意形集合一起,簡體字就是文字訊息傳遞。」

這邊廂,傳統派堅決得「非繁即封」;那邊廂,新生代90後的書法工作者洪文龍(阿龍),也得出相同的結論。「繁體字就是中國文字的玄門正宗。在傳統書法的範疇來說,全球華人地區包括內地,基本上九成九的書法家他們書寫的字體都是繁體字,並非簡體字。」阿龍開設教室教授在職人士和大專生寫字,也會兼職替一些公司或個別朋友寫字。風格新穎的他認為,否定繁體字,等於否定作為中華民族的身份。

問到阿龍,如果有天香港寫繁體字會犯法 ,他會否像華戈一樣封筆,他笑說:「我相信世界很大的,總言之我希望在世界某個角落,還有人堅持去寫,中國應該存在的文字,就是繁體字。到時我會去那裏,繼續宣揚書法。」兩代人,風格各異但態度如一。看來,這就是風骨吧!

鳴謝:香港華戈書道學會 、「畫字」書法教室

採訪:陳小芝、薛國斌
拍攝:廖達燊、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