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亮話:餘音嫋嫋 - 張亮

也說亮話:餘音嫋嫋 - 張亮

筆者是藝術的門外漢,妻子喜歡音樂,有孩子後也想以藝術薰陶成長,所以就算是不知所以然,多年來都是香港藝術節的常客。在我的粗淺理解中,藝術鼓蕩情緒、牽動人心,用不同的形式讓生命在不同的層次得到啟發。筆者貪杯之徒,以紅酒為喻,有人專業品酒,有人只為酒精,在兩個極端之間大家都能找到慰藉。好不好可能有所謂專業的「客觀」評論,愛不愛則因人而異,蘿蔔青瓜,各有選擇。
44屆藝術節主題「其後」,反思世界、出發未來。開幕演出瑞士《真相奇幻坊》將雜技、戲劇等共冶一爐,我們一家看得目瞪口呆,在文化中心和所有觀眾一樣「哇哇」大笑,一夜中拋開現實煩擾,睜開眼睛做了一個奇幻美妙的夢。

閉幕是家喻戶曉的俄羅斯芭蕾舞劇《睡美人》,天真公主出生已被詛咒,16歲風華正茂時墮入陷阱,長睡百年,最後邪不勝正,王子一吻定情,公主再次快樂起舞,團圓結局。妻子笑說女孩在故事裏任人擺佈,沒有意志、沒有掙扎,只能「等運到」。舞者塞米奧諾娃是晚光芒四射,技驚四座,為令人沮喪的陳腔老調注入強而有力的生命。「其後」是人的故事,即使時不我與,坐着悲鳴「等運到」,不如在音樂起時奮力一舞,無論開局終局可否盡如人意,都無枉此生。
筆者遺憾今年錯過了鄧樹榮以亞洲人角度,再加時空交錯,解剖莎翁名劇《馬克白》。悲劇人物馬克白位極人臣猶不知足,推諉巫師的預言、妻子的推波助瀾,為奪皇位連番殺戮,最後精神不堪承擔,陷入迷亂,步入滅亡。我多年來看過不少版本的《馬克白》,歌劇、戲劇、京劇,古代、現代都有,人性的錯綜複雜、變幻無常叫人嘆息。和《三國演義》、《紅樓夢》一樣,莎士比亞幾百年來百看不厭,不知為多少人提供生命的劇本、生活的依歸。
美人奸臣皆被命運擺佈,最終為慾望牽引。嫉妒、自憐、絕望是人性,慷慨、自強、希望也是人性,短短一個月內觀眾經歷人生百態,縱曲終人散,但餘音嫋嫋,激盪人心。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