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要求趨升瑞士再保:或有細保險商退出港保險整合潮料未完

資本要求趨升
瑞士再保:或有細保險商退出
港保險整合潮料未完

【專訪】
近年本港保險業屢有賣盤消息,瑞士再保險經濟研究及諮詢部亞太區主管黃碩輝認為,隨着未來落實保險業風險為本資本框架(RBC),尤其對銀行保險的資本要求更為嚴格,不排除續有小型保險商退出市場,本港保險業掀整合潮。
記者:陳洛嘉

本港保險業整合潮不斷,去年先有富通保險放售香港業務,今年「股神」畢菲特投資旗艦旗下的通用再保,亦宣佈退出本港財險市場,而大新金融(440)亦正放售旗下大新人壽保險。
黃碩輝認為,本港相對擁有較多保險公司,過去幾年出現賣盤或撤出消息,主要是母公司及總部的策略安排,尤其於金融危機後,銀保業務收縮,銀行相繼分拆業務。

銀行續分銷 毋須保險牌

「未來即將要行RBC,銀行再做保險業所需的資本要求會更高,不過唔等於銀行唔分銷保險,佢哋只係不賣自己品牌,唔做承保 (risk underwriting),但繼續做分銷(distribution),此來就不用保險牌照,可撤出市場。」黃碩輝指,雖然RBC仍處諮詢階段,但要實行基本上「無懸念」,最快兩至三年後已要推行。
現行本港保險商的資本充足水平,以償付準備金(即賠償保單的能力)來釐定,但隨著國際保險監督聯會已於2011年底發出新的《保險核心原則》,未來保險商的資本要求,將會改為因應風險釐定。
「目前資本要求只睇保費、賠款,無考慮保險以外風險,例如兩間保費一樣的公司,一個投資股票,一個投資政府債券,現行資本金要求係一樣。但未來投資股票個間,就要多好多資本。」黃碩輝指,亞洲保險市場中,僅餘香港、印度及越南尚未轉制,甚至連內地亦已於1月推行風險主導的償付能力新制,坦言「香港落後其他地方好多」。

人幣貶值 港元單吸引

黃碩輝續指,較小型的保險商考慮到將來未必有足夠能力、專業以及資金做好風險評估及管理,或會考慮從市場中退出。
根據保監處數據顯示,正賣盤的大新人壽市佔率已由2014年的0.58%,跌至去年0.4%。
保險業除了面臨更嚴格的資本要求,自內地堵塞銀聯走資渠道後,內地客來港投保大額保單不再容易。
不過,黃碩輝認為,在人民幣貶值下,本港美元及港元保單仍有分散投資風險的吸引力,而且內地客可選擇月供、年供計劃,非一定要巨額整付,故維持今年本港壽險保費全年增長6.6%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