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症胎兒孕婦羊水有寨卡病毒

小頭症胎兒孕婦
羊水有寨卡病毒

再有新證據顯示寨卡病毒威脅胎兒。研究人員最新報稱,在巴西兩名孕婦的羊水中,發現寨卡病毒,胎兒也診斷出患了小頭症。專家認為這是寨卡病毒與嬰兒先天有缺陷有關的新證據。

最新一期《刺血針傳染病期刊》報道,兩名分別27歲及35歲的孕婦,都是在懷孕首三個月出現發熱、出疹等感染病毒的症狀,並且在大約22周時照超聲波,確認胎兒患小頭症,然後在28周左右時抽取羊水,化驗出有寨卡病毒。
但里約熱內盧Oswaldo Cruz研究所的菲利皮斯醫生指,雖然兩名孕婦的羊水中驗到寨卡病毒,顯示寨卡病毒可以穿透胎盤,不過還未能就此確認寨卡病毒是引致小頭症元凶,需做更多研究了解兩者關係。有其他專家認為今次的發現,令寨卡病毒引致小頭症的證據進一步增強。
巴西前日公佈,已確認有508宗小頭症個案,大部份應該都跟寨卡有關連,即不足一周就多了10%,當局並指之前的數字太保守。
現在巴西仍有逾3,900宗懷疑小頭症個案待核實。過去巴西每年平均只有150宗小頭症個案。

特立尼達現首宗病例

另外,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前日公佈出現首宗寨卡感染個案,病人是61歲女性。
而世界衞生組織(WHO)在本月初宣佈寨卡病毒為國際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後,前日指應對寨卡病毒,將需要5,600萬美元 (約4.368億港元)經費,用於疫苗研發、檢測、研究傳播模式及遏止傳播等各方面;而這筆款項將足夠用到6月。在籌募到這筆款項前,WHO將暫時抽調因應伊波拉疫情設立的突發衞生事件應急基金開展工作。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