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需要自強(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旅遊業需要自強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旅遊發展局在上周公佈,2015年12月的訪港旅客人次按年下跌10.7%。若以上年全年的訪港旅客人次計算,跌幅也達2.5%,這是自2003年後訪港旅客人次首次出現萎縮,顯示香港旅遊業正逐漸步入放緩之路。
附表是2015年1至12月的訪港旅客人次及訪港內地旅客人次的按年百分比變化。讀者可以清楚看見,這兩個數據已連續七個月出現負增長,反映訪港內地旅客的數量下降顯著影響整個旅遊業的表現。假若這個情況持續,香港經濟會否被拖累,絕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最近本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文林教授採用一個大型計量經濟模型,預測當2016年的訪港旅客數量人次增長下跌10%,今年香港的實質GDP增長率所受到的影響。周教授的預測結果顯示,2016年的香港經濟增長會被拖低0.5個百分點,即是經濟損失約110至120億港元。
有讀者可能問,為甚麼這一個百分之十的旅客數量跌幅未有為香港經濟增長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其實答案是非常簡單,原因是旅遊業本身是一個低增值行業(Low-value added industry),所以香港的經濟動力沒有因為旅遊業放緩而明顯減速。然而,筆者要強調,本地的旅遊相關行業僱用大量勞工,一旦旅遊業的增長持續轉差,這會對行內員工的就業狀況帶來壓力。因此,政府絕對不能對現時旅遊業的放緩狀況掉以輕心。
現時旅遊業看來前路茫茫,但從2015年第4季短途地區市場過夜旅客人次的按年平均增幅超過10%來看,旅客組合(Tourist mix)是有迹象正在調整,這顯示負責旅遊措施的政府部門和旅遊業界不斷在這些地區作出旅遊推廣的成果。

可用名人效應宣傳港旅遊

筆者記得於上年12月初曾與財爺曾俊華會面時提出,香港政府在宣傳本地旅遊業方面應該推出「旅遊大使計劃」,例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可以委任兩至三位國際級的香港藝人作為旅遊大使,訪問亞洲各國及內地主要城市,以宣傳香港旅遊業。筆者也曾多次到幾個主要亞洲城市遊覽,發現當地市民的民風較香港淳樸,對香港著名藝人亦信任。如果香港政府決定以名人效應作出宣傳,對振興香港旅遊業是肯定有幫助的。
在過去年多,筆者曾向香港政府數次提議,應該在發展香港旅遊業時引入具吸引力的藝術、文化、娛樂和運動等項目,以吸引國際旅客。以加拿大滿地可(Montreal)為例,其市政府每年均推出不少旅遊盛事來吸引不同國家的旅客,因此,其旅遊業才能長做長有。反觀香港,無論負責旅遊的政府相關部門或由政府成立的旅遊發展基金均未能成功製造一個蜚聲國際的旅遊盛事。筆者只可以說,要大幅提升香港旅遊業的質素,成功舉辦世界級的旅遊盛事是必須的。
最後,凡事不進則退。在過去兩年,不少國家簡化內地旅客的簽證,甚至有國家推出免簽證以吸引內地旅客。然而,自中央政府在2003年推出自由行措施後,至今也沒有將自由行旅客的簽證作出簡化,以至近幾季,部份內地的自由行旅客放棄來港旅遊。筆者相信現時是要在這方面作出改革,以保持香港作為旅客之都的競爭力。
http://acecentre.hk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