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抗拉布創意只會激發抗爭熱情 - 李平

蘋論:抗拉布創意只會激發抗爭熱情 - 李平

從梁君彥不准長毛點人數,到陳健波提出「抗拉布工作區」,親共議員為狙擊泛民拉布真的是創意無限。可笑的是,審議網絡23條的會議還是第四次流會了。可恨的是,梁振英政府依然對民意反對網絡23條、反對高鐵和一地兩檢置若未聞。可悲的是,香港人對那些竊據議事堂的親共人士,迄今沒有辦法叫他們滾蛋。

國民黨尋找敗選藉口

對於立法會再度流會,有親共議員指摘泛民議員亂按升降機阻開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就質問議員是否以製造流會為己任,對雙方合作及誠意均有很大折扣。在他們眼中,出席人數不夠是泛民議員的錯,政府與政黨合作打折扣也是泛民議員的錯。千錯萬錯,是香港人錯了,錯在不與渴望網絡23條立法的業界合作、錯在不與渴望一地兩檢的中國合作。
人在做,天在看。親共議員和梁振英政府可以橫行一時,還能罔顧民意一世嗎?如果他們只看中共的臉色,只看中共的獨裁經驗,還可以搞多些抗拉布的創意言行出來,還可以把更多責任推給泛民議員。但如果他們看看台灣議會的演變,看看民眾對國民黨敗選總結的反應,他們還能心安理得、穩坐釣魚台嗎?
國民黨在上月的總統和立委選舉中潰敗,不只二度失去執政權,還首度失去立法院多數。國民黨本周拿出洋洋灑灑的六頁紙檢討報告,抱怨「馬政府八年執政未獲認同」,抱怨「周子瑜事件是壓垮黨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此心態,與其說是檢討,不如說是耍賴撒潑尋找藉口,堪為梁振英政府和親共議員之師。
但是,還請先看看台灣網民對國民黨六頁敗選報告的評語:「第一頁,台灣人的錯(全宏強:台灣人對不起國民黨);第二頁,年輕人的錯(楊光友:年輕人懂個屁啊);第三頁,洪仲丘的錯(銀正雄:洪仲丘不只是抓耙仔,還越級報告);第四頁,太陽花的錯(邱毅:我查證過了);第五頁,民進黨的錯(好感度三黨最低,朱立倫:因民進黨不斷抹黑);第六頁,周子瑜的錯(愛台灣揮國旗也有事!黃安控周子瑜台獨)。」

梁政府端起獨裁架子

就中共官員、梁振英政府及親共人士對香港現時政經問題的認知而言,這六頁評語簡直不用繙譯就可以推出香港版,他們的創意和語言偽術顯然不比國民黨遜色:第一條,香港人的錯,回歸17年還不歸心,「香港越來越不像香港」;第二條,年輕人的錯,香港納稅人的金錢不應用在「被寵壞的小混蛋們」身上;第三條,馮敬恩的錯,「任何人違反保密制都不可接受」;第四條,兩傘運動的錯,這是「挑戰中央權力、漠視基本法的嚴重社會政治事件」;第五條,泛民政黨的錯,港大學生鬧事「猶如吸了毒」,向他們下毒的是公民黨;第六條,杜汶澤、何韻詩的錯,吃我們的飯、砸我們的鍋,「怎麼對得起生你養你的國家?」
台灣、香港的政治、法治環境並不相同,但一邊是從未失去立法院話語權的國民黨放不下執政的架子,另一邊是仰賴中共鼻息的梁振英政府端起了獨裁的架子,以致政治創意是如此相似,恐怕未來政治命運也難分伯仲。
對國民黨而言,如果他們的創意仍停留在為自己下台尋找各種藉口,而不去直接面對民意的轉變,那他們八年後、十二年後仍停留於在野位置,甚至自此一蹶不振或分崩離析,都不算出人意料。
對梁振英政府和親共人士來說,如果他們的創意仍停留在緊跟中共的思維和意志,而不去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那他們在未來的每一場選舉、每一個關乎香港命運的時刻,不只會把他們自己放到道德和良心的法庭接受審判,更會激發港人的抗爭熱情。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