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日本冰の戀

【飲食籽】日本冰の戀

【識飲惜食:識飲惜食】
夏天打邊爐,冬天吃雪糕,在這個一年四季變得不分明的城市,季節食物的分野日漸模糊。在冬天吃一碗刨冰,也是我們的小確幸。日本刨冰歷史悠長,早期只在貴族間流行,後來趨向平民化,據稱冬夏也可一嚐這傳統滋味。然而,日本刨冰雖比韓冰台冰多變化,偏偏在香港卻難找到它的蹤影,只有寥寥數間日本刨冰店,且味道選擇有限,不是焙茶就是抹茶。在今個冬天,這片帶着不同口味的日本雪花,終於輕輕飄至。

融合新舊派系 十多款口味任揀

在車水馬龍的銅鑼灣希雲街中,最近悄悄開了一間日式刨冰店 SHARI SHARI Kakigori House氷屋。店內灰色牆身的裝飾簡單,放置了六、七張桌子,大概只有十多個座位,人多起來,絕對會覺得有點逼狹。但無論你坐在哪個位置,只要抬頭便能看見開放式廚房內,那部天藍色的刨冰機、雪櫃,以及站在刨冰機前,在靦腆笑容中帶住滿滿誠懇的老闆武慎吾(Shingo)。
Shingo來自北海道函館,三年前來港工作後,發現港人十分熟悉日本料理,市面上的日式刨冰店卻不多,因此決定開設一間供人悠閒聊天的刨冰店。根據刨冰食評家原田泉所指,日式刨冰大致分為四種,分別為色素系、昭和系、和風系和新派系。問到Shingo覺得店內刨冰屬於哪一個系?他想了一會說:「所謂和風系意指用抹茶或焙茶糖漿配白玉紅豆之類的刨冰,而新派系則是會加入西式甜品的刨冰,那麼我想我是和風系跟新派系吧!」的確,店內主打十多款刨冰,大多都是真材實料的傳統口味,或加入朱古力蛋糕的大眾口味。

選用優質食材 自家調配糖漿

香港的日式刨冰店不多,相信SHARI是提供最多選擇的一間店。材料大都是從日本直送,除了港人最愛宇治金時味道外,Shingo還設計了用鹿兒島紫薯磨成茸的紫薯味、黑芝麻味、草莓蜜柑味和紅桑莓朱古力撻等味的刨冰。雖則口味多,但製作十分簡單,皆是一層冰一層自家調配的糖漿,「有人可能覺得我的冰很悶,很簡單,但我自己不喜歡太複雜的味道,希望以優質的食材,讓客人食出層次感,而且香港人很懂得日本食材,我亦無法欺騙他們。」Shingo笑說,在他印象中,小時候大多是夏天才吃刨冰,但隨着日本人對刨冰越來越來喜愛,吃刨冰已經無分季節,亦脫離只有顏色糖漿為主的色素系刨冰,發展得更加多元化。
吃下Shingo即場製作的刨冰,味道非常清爽,配合自家製糖漿,甜度適中,不自覺便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在訪問中不時有客人落單,身為老闆、刨冰師和侍應於一身的Shingo回答兩句,便要落手落腳製作刨冰,但一直都保持友善的笑容,沒有絲毫表現得不耐煩。在臨別時,記者眼角瞄到掛在牆上的黑板寫住“Our food is icy, but our heart can warm you”(雖然我們的食物是冰冷的,但我們的心意能溫暖你),待人以誠又窩心體貼,正正是這間平凡小店老闆Shingo的理念。

SHARI SHARI Kakigori House氷屋
銅鑼灣希雲街14號地舖

日本天然水製冰 糖漿紅豆抺茶漿層層叠

說到 Via Tokyo,讓人想起往往是它香濃軟滑的綠茶雪糕,原來最近該店推出已經籌備半年的日本刨冰,味道的選擇不離抹茶跟焙茶,「現在日本刨冰文化比較流行添加一層泡沫(Espuma)或慕絲,去增強口感及味道。」負責人蒲谷康城(Kosei)說,相對於其他綠茶甜品,刨冰外形不算非常吸引,輕輕一刮,淋上自製的京都抹茶漿的刨冰,立即沾上淡綠色泡沫,入口即化成甘甜的抹茶味,「台灣的綿綿冰較大片,曲線較多,多數是水果口味;韓國雪冰用牛奶製成,質感較像雪;日本冰的質感是較短的冰片,吃下去很柔軟,而且日本冰的變化亦非常多。」Kosei解釋,為了味道不那麼單一,刨冰會梅花間竹地加入不同糖漿、紅豆及抹茶漿,增加層次感。店方更以日本天然水製冰,的確誠意十足。提提你,刨冰暫時只限尖沙嘴店提供。

Via Tokyo
尖沙嘴金馬倫道29號A地舖

200年歷史 焙茶刨冰誘人

在去年10月開張,擁有超過200年歷史的抹茶屋京林屋亦有提供三款刨冰,當中最吸引人的是由京林屋第三代傳人在1902年研發的朝薰焙茶所做的焙茶刨冰,現時市面上的焙茶都是由此演變而成。

京林屋
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6樓603-604號舖

食評家出刨冰圖鑑

由前電視製作人、現為攝影師及刨冰食評家原田泉所撰寫的刨冰圖鑑,當中包羅七十多間遠至北海道到沖繩的日本刨冰店,書中除了精美的刨冰圖片外,還撰寫了店舖的基本資料及試食感想。$140

日本書蟲
旺角信和中心2樓242舖

日本刨冰千年歷史

日本刨冰的歷史,可追溯到平安時代女文學家清少納言(約965-1025年)著作《枕草子》中的記載,當時的刨冰以小刀削後,再加入天然甘葛甜漿,是貴族才能品嚐的甜品,第一間刨冰店誕生於明治初期1869年的橫濱。

記者:李泳烔
攝影:楊錦文、伍慶泉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